top of page

​会長紹介

無題.png
キャプチャ1.PNG

中日两国有着漫长的交流历史,虽然在肤色、习俗等方面拥有很多的共性,但文化上的细微差异,仍然成为政治经济交流的较大障碍。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华人企业雨后春笋般扎根日本,然而,因文化、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华人企业在日发展存在着水土不服等问题。因此,如何将中日文化融会贯通,推动两国政治经济交流的健康发展,一直是民间交往的重要课题。
日本北京总商会会长、日本大手集团董事长潘若卫,在科学、高效经营企业的同时,潜心钻研两国的共性和差异,在两国企业文化研究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案例和成果,堪称在日华人的儒商代表。潘若卫先生于国内改革开放伊始,便以优异成绩考入某著名外国语学院,毕业后任职国家地质研究所,后赴日参加两国学术交流,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自20 世纪90 年代初,潘若卫相继创办了贸易公司和IT 企业,在经营实践的同时,以儒商独有的方式,寻找着中日两种企业文化的可结合点。另外,潘若卫还继续攻读博士后课程,其论文《如何将企业经营提升到理论,指导在日华人企业发展》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奖。在经营企业,攻读学位的同时,潘若卫仍不忘初心,积极献身在日华人华侨的公益和社会活动,历年出任日本北京总商会会长、中央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院日本所特聘研究员、日本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岛市高新区顾问、中国西安西咸新区顾问等职,为促进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较大贡献,曾受到习近平、李克强、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日本创业 成就卓越

潘若卫先生,1959 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其祖父潘复,是清末举人,曾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和国务总理。
1985 年,潘若卫作为日本外务省国际交流基金研究员,赴早稻田大学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其研究课题为《同在儒教圈的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和《人类在面对灾害时的心里反应》,期间获硕士学位。
1987 年,潘若卫回国后任职地震局,多次组织中日地质学家进行交流,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1989 年,潘若卫作为早稻田大学外国人研究员,再度来日从事相关学术研究。1990 年取得日本财团的研究基金,与早稻田大学研究人员共同着手组织防灾对策及研究调查。
1993 年,潘若卫创办了奥德曼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从事羊绒相关贸易,其羊绒衫出口日本一度占有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998 年,日本IT 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商机,潘若卫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创办了株式会社BIGHANDZ,社名意为“大手”,主要从事IT 领域的软件外包装业务。创业初始,公司面临缺乏大量技术人才、行业壁垒森严、中日文化不兼容等困境,但这些困难,更坚定了潘若卫实践中研究中日企业文化差异的决心。
2006 年,株式会社BIGHANDZ 与NEC 的合作项目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NEC 虽然在北京、上海都有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但人力成本相对较高,而承接NEC 软件外包业务的株式会社BIGHANDZ 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青岛成立的“青岛大手海恩信息技术公司”,由株式会社BIGHANDZ 出资69.9%,NEC 出资7.6%,其余部分由其他3 家公司参股,承接了NEC 的软件委托开发,主要是食品、纺织、医药企业使用的生产管理系统。如今,依托和日本一流大公司的良好业务关系,潘若卫一手打造的大手集团BIGHANDZ 获得了飞速发展,在东京、北京、青岛都设有公司,集团员工接近 500 人。凭借对日中两国商业习惯的娴熟、广泛的商业人脉、雄厚的资本、娴熟的沟通技巧,潘若卫厚积薄发跃马奔腾,不断开拓中国国内市场,使得企业进入第三次发展阶段。

無題1.png

潘若卫会长与日本前首相河野洋平合影

潘若卫认为,日本有着巨大的外包与投资市场,但是其十分之一份额要依赖于中国,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大的机遇,但是要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就要研究如何与日本市场打交道,研究日本企业的商业习惯。否则,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IT 行业的最大特点是不能自动化,百分之九十要依靠人工;IT 行业的最大难点是技术人才的不确定性,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在IT 技术人才方面,中日两国各有优缺点,因而如何将双方的优点融合到一起,就显得至关重要。谁在这方面得好,谁的企业就能取得发展。华商企业具有优势也有劣势,如何利用中国的资源、扬长避短,是经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寓文于商的探索和实践

文质彬彬的潘若卫一向给人以“学者型商
人”的印象。2009 年8 月,在全日本能率联盟
举办的全日本能率大会论文评比中,其论文《金融危机与 IT》从百余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论文奖。2010 年3 月,潘若卫正式被日本中央大学授予综合政策学博士学位,其学术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日本在博士学位取得方面历来就有“理易文难”的说法,因此非真正立志搞学术研究的人,一般不会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漫长的文科博士学位获取上,对一边忙于经营企业,一边潜心做研究的潘若卫来说,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博士学位后,潘若卫说,自己追求的不是学位而是学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他善于从经营的经验中找出规律并升华为理论。亲身实践产学结合的潘若卫认为,伴随着信息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日本外包市场规模巨大,作为中日经贸交流合作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日软件及服务外包业务早已在中国迅速兴起,中日两国在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也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多年的经验。但金融风暴引发全球经济衰弱已致使IT 行业大面积出现收益下降、减薪、裁员等现象,同时IT 需求疲软

無題2.png

潘若卫会长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合影

無題3.png

潘若卫会长与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合影

也会进一步阻挡创新的步伐,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将大为降低,竞争力明显下降,给行业带来严重的影响,也给在日华人相关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如今正是在日华商反思的时候。在日华人创办的IT 企业如何依靠有限的自身资源,化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费萎缩的巨大压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和资金的代价屹立于市场而不败,并继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服务侨社 热心公益

潘若卫在中日IT 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忙碌的日常工作之余,还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帮助华人融入日本主流社会,捐助老人中心和各种公益事业,热心于各种弘扬中国文化的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2016 年6 月,在国侨办、我驻日总领馆的支持和指导下,潘若卫创立了日本北京总商会,并担任会长。在开幕词中,潘若卫指出,对于日本北京总商会名字中的“北京”二字感到责任重大,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作为日本北京总商会,拥有着极强的使命感,那就是要联合其他华人华侨团体,一同为架设中日两国经济贸易之桥而努力奋斗、锐意进取,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在日最大规模华人华侨团体、日本中华总商会的副会长和常务理事,潘若卫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为加强中日两国经济文化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曾受到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多次应邀参加国庆招待会,与日本历届首相、政坛政要等为主的日本政商界人士也有着较好的人脉关系。
出国多年,潘若卫从没有忘记祖国。2008 年中国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2010 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 年雅安地震,潘若卫和员工们得知消息后,立即为灾区同胞捐款、捐物,祝福灾区同胞们早日度过难关。2011 年日本东北大地震发生之际,潘若卫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中,他四处奔走呼吁周围的各界朋友、社会贤达和公司员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潘若卫一次次的善举,实践着扶危济困、和衷共济的中华美德。
2019 年2 月23 日,潘若卫在东京椿山荘酒店举行了日本北京总商会成立四周年“一带一路”纪念会暨大手株式会社20 周年纪念会。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季笑宇一等秘书、陈应和二等秘书、日本国会议员逢泽一郎先生、日本北京总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小玉女士、黄石先生、金醒石先生、垣浦夕子女士等中日政商界人士参会。
潘若卫在会上发表讲话,介绍了北京总商会成立以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搭建交流平台,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抓住海外投资机会,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潘会长表达了商会的运营宗旨与强烈的使命感,愿与广大华侨华人团体携手为构筑中日经济的良好关系贡献一份力量,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中日之间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

無題4.png

都能友好互助,希望创造一个能和所有人和国家可以友好相处的世界,北京总商会将以此为宗旨运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季笑宇一等秘书发表讲话,对北京总商会成立四周年表示祝贺,对商会一直积极致力于“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事业表示赞赏,希望北京总商会继续发
挥中日友好桥梁作用,加强与日本各界人士的友好交流,为中日关系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潘若卫会长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合影

無題5.png

潘若卫会长与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合影

無題6.png

潘若卫会长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合影

日本国会议员逢泽一郎先生应邀参会,并寄语期望中日友好,长久和平相处。逢泽一郎先生发言道:“借此机会祝贺大手株式会社成立二十周年,祝贺日本北京总商会成立四周年,希望中日今后能够建立双赢的关系,希望大手株式会社和日本北京总商会能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日关系。作为中日友好联盟的会员,希望不只是政府方面,在经济、文化、体育方面都有更好的交流。”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2 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组参加本次纪念大会,并拍摄了大会整个进程。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与国际社会不断接轨、交流日益频繁,潘若卫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促进中日两国间商务、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2019 年3 月,潘若卫接待了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率领的少林寺代表团来日进行学术交流,满足了华人朋友们与方丈交流的愿望。
潘若卫认为,自己这一代华侨在国外不仅仅是要挣钱,完成资本的积累,更要在海外树立自己作为华人的形象,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应该设法融入主流社会,提高华人的政治地位。为维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而积极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潘若卫今后努力的方向,他将继续做好中日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为中日友好做出更大的贡献!

bottom of page